用犯而不校造句

“犯而不校”的解释

犯而不校[fàn ér bù jiào] 犯:冒犯;校:计较。别人冒犯了;也不计较。 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
用“犯而不校”造句

1、 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,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,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。

2、 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孔子

3、 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

4、 鲁迅说过"犯而不校"是恕道,"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"是直道。

5、 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,决不可犯而不校

6、 像他这样宽宏大量、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。

7、 要宽大为怀,对此事应犯而不校

8、 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,尝从事于斯矣!

9、 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,散布谣言,专跟他作对,在他看来,这简直是犯而不校,目无君长了。

热门造句
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城市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-29
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