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谋杜断
- 拼音fáng móu dù duàn
- 注音ㄈㄤˊ ㄇㄡˊ ㄉㄨˋ ㄉㄨㄢˋ
- 成语繁体房謀杜斷
- 成语解释指唐太宗时,名相房玄龄多谋,杜如晦善断。两人同心济谋,传为美谈。
- 成语出处《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》:“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,则曰:‘非如晦莫能筹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从玄龄之策也。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谋。”
- 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补语;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
- 成语例子房谋兼杜断,萧律继曹遵。★元雅琥《上执政四十韵》
-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-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
- 近义词天作之合
- 反义词
词语解释
- 指唐太宗时,名相房玄龄多谋,杜如晦善断。两人同心济谋,传为美谈。
国语词典
- 语本《旧唐书.卷六六.房玄龄等传.史臣曰》:「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,则曰:『非如晦莫能筹之。』及如晦至焉,竟从玄龄之策也。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谋。」唐太宗时,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共掌朝政,房氏多谋略,杜氏善决断,因此有「房谋杜断」之称。
网络解释
- 房谋杜断
-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,一个是“尚书左仆射”房玄龄,一个是“尚书右仆射”杜如晦。那时,唐朝开国未久,许多规章典法,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。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“房、杜”。 《旧唐书·房玄龄杜如晦传》说: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,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,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。这时候,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。而杜如晦一来,将问题略加分析,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。房、杜二人,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,一个善于作决断,所以叫做“房谋杜断”,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。在当时看来,房、杜二人同心辅政,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,所以人们称赞他们“笙磬同音,惟房与杜”。
“房谋杜断”单字解释
房:1.房子:一所~。三间~。瓦~。楼~。平~。 2.房间:卧~。客~。书~。厨~。 3.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:蜂~。莲~(莲蓬)。 4.指家族的分支:长~。堂~。远~。 5.用于妻...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~。割~。绳子~了。 2.断绝;隔绝:~水。~电。~奶。~了关系。音讯~了。 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~过。 4.拦截:...
杜:1.杜梨树,落叶乔木。果实叫杜梨,也叫棠梨。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。 2.堵塞:以~流弊。防微~渐。...
谋:1.主意;计谋;计策:阴~。足智多~。 2.图谋;谋求:~生。~害。为人类~福利。 3.商议:不~而合。 4.姓。...